领袖的风采洞见

Insight

我是我认为的我-改变的轨迹
作者:易发久 发布时间:2021-06-12 21:08 浏览:
   成功的规律表明:改变会遵循一定的轨迹,行为决定于态度,态度决定于信念,信念决定于自我期望。积极思维者得到积极的结果;消极思维者,得到消极的结果;人,有什么样的思考问题的方式,就有什么样的人生。
   有一名青年向禅师求教:“大师,有人赞我是天才,将来必有一番作为;也有人骂我是笨蛋,一辈子只能碌碌无为。依您看呢?”“你是怎样看待自己的?”禅师反问。
青年摇摇头,一脸茫然。“譬如同样一斤米,用不同眼光去看,它的价值也迥然不同。在主妇眼中,它不过能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;在农民看来,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;在卖粽子人的眼里,包成粽子后可卖3元钱;在制饼者看来,若它能加工成饼干则可卖5元钱;在味精厂家看来,它可提炼出味精,卖8元钱;在制酒商看来,它酿成酒勾兑后,可卖40元钱。不过,米依然是那一斤米。”禅师顿了顿,接着说:“同样一个人,有人将你抬得很高,有人把你贬得很低,其实,你还是你。你究竟有多大出息,取决于你怎样看待自己,青年豁然开朗。
   大多数人都很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,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周围朋友的指点和帮助,但你不能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别人的评价。很多时候别人对你的认识并不全面,最关键的是你要相信自己,接受自己并欣赏自己。
   可见,我们人生轨迹的改变源于我们对自我期望的一种演绎。同样,我们对工作、事业的期望也决定了我们最终会得到什么结果。在工作上,想努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,最终获得的结果也可能和他当初的内心期望相吻合。也就是说,一个人潜意识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他很可能就不自觉地朝那个方向努力,逐渐成为那样的人。
   禅学里有个苏东坡与佛印的公案。有一天苏东坡和佛印辩论,他问佛印:“你看我像什么?”佛印看了看苏东坡,微笑回答:“像个佛。”苏东坡又问佛印:“你知道在我眼中,你看起来像什么?”佛印笑问:“你看我像什么?”苏东坡说:“你看起来像堆牛粪!”佛印哈哈大笑。苏东坡很得意地以为他赢了,回家后把这个故事告诉苏小妹,聪慧的苏小妹听完后对哥哥说:“你还是输了。佛印因为心中有佛,所以他才看你像个佛。而你看他像堆牛粪,那说明你心中有什么呢?”苏东坡这才明白佛印当时听了他的话后为何大笑。
   这只是一则笑话,但也从侧面告诉我们,境由心生,要努力清除心灵的垃圾,积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,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符合期望的人。
成功的产生轨迹告诉我们:
(1)有什么样的自我期望,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信念;
(2)有什么样的信念,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态度;
(3)有什么样的态度,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;
(4)有什么样的行为,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。
   其中,自我期望、信念、态度是促使成功的内在动力和标准,而行为和结果则是成功轨迹的外在表现,如下图所示。

   因此,要想结果变得更好,先让行为变得更好;要想行为变得更好,先让态度变得更好;要想态度变得更好,先让自己的自我期望更好。我们每个人都应明确自我期许,认为自己是什么,最终你就会变成什么。

本文摘自领袖的风采课程研发创始人易发久老师著作《领袖的风采-企业家从优秀到卓越的9重洗礼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