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实生活中有人会因为失败而跳楼,也有人会在失败后反而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;有人会因为对手强大而畏惧,也有人会因为挑战巨人而使自己快速成为巨人;有人会因为产品卖不出去而抱怨产品、公司、顾客,也会有人因产品卖不出去而创造出大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、新服务;有人会因为受不了上司的严厉而跳槽走人,也有人会因为严师出高徒而使自己能够胜任更复杂的工作,不断晋升。
正如叔本华所言:事情的本身并不影响人,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。因为“我是一切的根源”。
有一位老鞋匠,四十多年来一直在进城必经的路口补鞋。有一天,一位年轻人看到老鞋匠正低着头修鞋,便问:“老先生,请问你是否住在这个城里?”老鞋匠抬起头,说:“是的,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了”。年轻人又问:“那你对这个地方一定很了解。我打算搬到这里,请问这是一个怎样的城镇呢?”老鞋匠看着这位年轻人,反问:“你从哪里来?你觉得你们那儿如何?”年轻人回答:“我们那里的人,别提了!那些人整天钩心斗角、无所不用其极,全是虚情假意的家伙。我在那里住够了,再也不想看到那些伪君子,所以我才想搬到你们这里来。”老鞋匠默默地看了一眼这位年轻人,然后淡淡地说:“你还是另找地方吧,我们这里的人比你们那里的更坏!”这位年轻人愕然,只好愤愤地离开。
又过了几天,另一位年轻人来问老鞋匠:“老先生,请问你是否住在这个城镇?”老鞋匠望了这位年轻人一眼,回答:“是的,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了。”这位年轻人又问:“请问这里的人怎样呢?”老鞋匠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反问:“你从哪里来?你们那里的人如何?”年轻人回答:“我们那里的人都很好,大家彼此关心,互相帮助,我实在舍不得离开,可是因为工作的关系,不得不搬到这里。”老鞋匠注视着这位年轻人,绽开温暖的笑容,告诉他:“你放心,我们这里的人都像你们那里的人一样,他们心地善良,充满爱心,你一定会喜欢他们。”
同样的一个城镇、同样的一群人,这位老鞋匠却对两位年轻人做了不同的形容和描述。由此我们可以知道:第一位年轻人无论到世界的哪个地方,都可能碰到虚伪、冰冷的面孔;而第二位年轻人,无论走到哪里,到处都会有温暖的手、亲切的笑容在等待他。
对于某一客观事物,你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,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看法;你有什么样的看法,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。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,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,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看法承担最后的结果。
消极思维的人对事物永远都会找到消极的解释,并且总有抱怨的借口,其最终结果当然也是消极的;而接下来这个消极结果又会强化他的消极情绪,从而使他变得更消极。
积极思维者则恰恰相反,他们对事物永远都能做出积极的解释,并积极寻求解决之法,而其结果最终也多为积极的。积极的结果又会正向强化他的积极情绪,从而使他变得更积极。
我们可能无法掌握风向,但至少可以调整风帆;我们可能无法左右事情,但至少可以调整心情。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:一切结果的根源常常不在于事情本身,而在于我们怎样看待、评价与解释。因此我们不应再抱怨,而应努力改变自己,因为“我是一切的根源”
本文摘自领袖的风采课程研发创始人易发久老师著作《领袖的风采-企业家从优秀到卓越的9重洗礼》